一局棋,一座城
2015年的初夏,济南大明湖畔的围棋会馆里弥漫着檀香与墨香。这场由山东省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主办的围棋锦标赛,吸引了全省9个地市、共计137名棋手参与。记得开幕式当天,组委会特意安排了少儿组选手与老一辈国手车轮战的环节,7岁的青岛小将王睿执黑对阵省队教练张九段时,竟在角部走出"妖刀定式"的新变招,引得现场裁判组集体围观。
胶着的冠军争夺战
成年组决赛在淄博矿务局退休工程师李卫国与烟台大学数学系教授陈明之间展开。第三局中盘时,李工在实空落后15目的情况下,突然在对方厚势中投下"胜负手"。这手棋后来被《围棋天地》专栏称为"2015年度山东棋坛最惊艳的打入",陈教授长考38分钟后选择退让,最终以半目之差饮恨。赛后技术统计显示,这盘棋共出现7次超过20分钟的长考,创下当届赛事纪录。
"山东棋风向来厚重,但这次比赛出现了很多年轻棋手的新思路。"——裁判长周林在闭幕式上的发言
赛场外的故事
赛事期间有个插曲:德州代表队的领队老刘带着自家腌的香椿芽分给各队,没想到潍坊队的韩教练对香椿过敏,下到中盘时连打三个喷嚏把棋子震乱了位置。最后组委会破例允许他们重赛,这成为山东围棋圈流传多年的趣谈。比赛用棋具也颇有讲究,决赛使用的是云南永子,黑子对光呈碧绿色,白子如羊脂温润,据说这套棋具是借调自曲阜孔子研究院的藏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女子组的较量,临沂茶叶店老板孙芳芳连续三年参赛,这次终于突破八强。她在接受《齐鲁晚报》采访时说:"每天关门后摆棋到凌晨,墙上的棋谱比价目表还多。"这种市井棋手的坚持,或许正是围棋在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