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德国世界杯小组赛,荷兰对阵科特迪瓦的第23分钟,那个身穿橙色战袍的9号球员在禁区内如鬼魅般摆脱防守,接应队友传中后一记教科书般的凌空抽射——这是典型的"范尼式进球"。当皮球呼啸着钻入网窝时,解说员激动地喊道:"范尼斯特鲁伊!又是他!禁区之王从不让人失望!"
鲁德·范尼斯特鲁伊的职业生涯堪称一部中锋教科书。身高188cm的他拥有传统高中锋的身体素质,却同时具备罕见的细腻脚感和瞬间爆发力。前曼联主帅弗格森曾评价:"给他一个火柴盒大小的空间,他就能制造杀机。"这种特质在世界杯舞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范尼的跑位就像国际象棋大师的布局,总比防守球员多想三步"——荷兰名宿克鲁伊夫
由于荷兰队整体实力的起伏,范尼只参加过2006和2010两届世界杯。但这位三届欧冠金靴得主依然留下了令人难忘的表演:
有趣的是,范尼的世界杯首球直到他30岁才到来。这个迟来的进球却完美展现了他的技术特点:背身接球、灵巧转身、冷静推射,整套动作行云流水。
在现代足球越来越强调高压逼抢的今天,范尼式的传统中锋几近绝迹。但回看他的比赛录像,你会发现这位"小禁区之王"的移动轨迹充满智慧:
2012年退役时,范尼的国家队数据定格在70场35球。虽然世界杯荣誉簿略显单薄,但他在禁区内的统治力,早已成为足球教科书里的经典案例。当现今足坛热议哈兰德是否"新范尼"时,老球迷们总会笑着摇头——那个在方寸之间舞动的荷兰巨人,是独一无二的时代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