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足再次冲击世界杯时,"出钱主力"这个关键词意外成为焦点。据足协内部人士透露,某南方房企在2022赛季单笔注资就达8.7亿,其中近六成用于引进归化球员。艾克森、洛国富等球员的转会费背后,是资本对短期成绩的狂热追逐。
"现在俱乐部青训梯队连训练用球都要登记领取,但一线队外援的私人厨师年薪能到80万" —— 某中超梯队教练匿名吐槽
在青岛某训练基地,记者看到U15球员在使用2009年购置的健身器材,而三公里外的中超训练中心,进口冷冻恢复舱就有6台。这种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暴露出中国足球"重结果轻过程"的顽疾。
日本J联赛的"50+1"政策值得借鉴,要求俱乐部必须保持51%的会员制股份。反观我们的"出钱主力"模式,资本退潮后留下的只有虚高的转会费记录和断裂的青训链条。或许真该学学德国足协,把俱乐部青训投入与联赛分红直接挂钩...
——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足协2023年度报告及亚足联财政普查